这是历史性一跃的关键节点——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这是新长征路上的固本基石——法治,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依法治国蹄疾步稳,法治风帆始终高扬,法治中国建设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助推矢志复兴的中华民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航程上浩荡前行。

  为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夯实制度基石

  3月8日下午,人民大会堂。

  璀璨星辉之下,中国法制史迎来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

  经过数年酝酿、反复修改的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由此,我国公民社会生活的“总规矩”——民法典编纂工作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全国两会是生动的窗口,传递出法治中国的强劲脉动——机遇与挑战、改革与发展、民主与民生……广纳法治箴言,广聚法治精思,广辟法治路径,无不蕴含法治之义、呼唤法治之力。

  天下大治,起于法治。

  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明确“市场经济应该是法治经济”……循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规划的法治中国蓝图,各方面工作建章立制、次第展开,社会生活气象为之一新,改革发展呈现蓬勃生机——

  立法法、慈善法、刑法修正案(九),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已制定直接涉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等改革任务的法律16部,作出修改法律的决定33件、有关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12件。

  2013年以来,已分9批审议通过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共618项,政府简政放权效果初步显现。《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付诸实施,“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愿景渐行渐近。

  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铺开,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优越性逐步显现……司法体制改革大潮涌起,直指司法难点、痛点,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法治是强大的力量。

  2月9日,最高检公布《关于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的检察意见》。一周后,聂树斌再审案宣判用的法槌、录像资料、判决书等被中国法院博物馆收藏,成为记录历史的文物。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国家文明的演进,无不依赖于法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