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视窗  理论新闻

 

 作者:倪培强、方秀丽(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一个系统、复杂、艰巨的过程,需要全体人民凝心聚力、共同奋斗,才能确保方向明确、蹄疾步稳。精神是行动的指南、动力的源泉。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必须找准精神塑造的着力点,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根基,促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切实形成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合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建成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重大理论问题,构建了系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为全面理解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和遵循,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根基,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引导全体人民树立和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世界观。要教育引导全体人民,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刻领会、掌握这一思想体系包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这一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提升思想境界。要树立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观,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认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尊重和借鉴世界其他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将民族复兴与促进世界共同进步相统一、将中国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统一,使中国式现代化既符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又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更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共同进步,促进各种文明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根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和遵循,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自觉增强对国家、对民族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根基,要引导全体人民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树立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正确历史观。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对其他国家现代化经验的广泛借鉴,更是根植于我国独特的历史经验、文化积淀和价值观念,是人类文明发展成果与时代发展需求高度结合、融合的结果。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史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经验与教训借鉴,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进程中可以避免步入某些发展陷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制度以及理论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和坚实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源,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历史底色,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史育人,鉴往知来,向史而新,增强中国人民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实践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化成为中国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精神动力。

  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就要引导全体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方向明确。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斗争日益加剧,由于意识形态破防引发的社会冲突、国家动乱、民生凋敝在世界各地不断出现,在这个历史大变革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置于党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引航之下,才能避免迷失航向、掉入各种可能出现的陷阱。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切实把造福人民作为最根本的职责,确保站稳人民立场和对党绝对忠诚的高度统一,确保方向正确、道路正确,从而更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