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视窗  品牌故事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黎达潮首次透露“国有控股”,令人嗅出了东莞公交改革的方向。“看来‘收归国有’已成大势,关键就看怎么收、按什么步骤来收的问题了。”业内人士指出。
  
  从2010年开始,关于公交体制改革的风已经在东莞吹了3年,而对于“如何改”这样的关键性问题,官方却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对媒体和公众的追问抱谨慎态度。9月7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黎达潮在做客“阳光热线”时,首次透露了东莞公交改革方案的具体方向:“经过论证,我们提出了公交体制改革的思路,是国有控股、民营参与、群众监督,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政府来购买服务。”对于东莞特殊的三级公交网络,也将开展“先试点后铺开”的形式,创立有东莞特色的公交出行体系。黎达潮表示,目前方案已经上交市委市政府审批。
  
  第一份公交改革方案3年前已上交
  
  “公交体制改革是个全民话题,因为公交无论在哪里都会吸引公众关注。”对于“公交体制改革”这个媒体和公众已经持续关注了3年的话题,黎达潮用“全民话题”来形容它受关注的程度之高。实际上,早在2010年,东莞市交通部门就已向市政府提交了东莞公交体制改革的方案。
  
  2012年,为了给公交体制改革做好调查摸底工作,时任交通局局长韩任海表示,“下半年,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将开展市区公交大调查,听取群众意见,优化公交线路、候车亭、服务时间设置,深入开展‘盲区’、‘死角’排查,完善优化公交网络。”
  
  被媒体频频报道“下半年将有动作”的公交改革,却迟迟不见动静。去年底,交通部门再次表示,即将启动公交体制改革,市政府也已将公交体制改革方案委托市社科院调研论证和完善。
  
  直到上月底,东莞市物价局局长梁凤鸣在做客阳光热线时,针对网友集中反映的公交乱涨价问题,她透露,“东莞公交体制改革方案已基本成型,近期有望确定实施时间。”
  
  国有呼声高被定为改革方向
  
  “去年市政府就承诺,说要改革公交车运营体制,我那时候还很期待,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什么进展。不能让公交车私人化,要让公交往公益化方面发展。”东莞市政协委员、虎门中学老师陈丽敏指出,政府不能再对承诺无期限地拖延下去,要改就要彻底地改革,最好是能将公交“收归国有”。
  
  东莞公交到底是姓“公”还是姓“私”,历来是人们关注公交改革的焦点问题。从3年前交通部门放出改革之风起,官方和民间对“收归国有”的呼声一直占据上风。“公交要多考虑公益性,完全靠市场是解决不了的。”曾任东莞市教育局局长的杨晓棠这样认为。
  
  去年8月,副市长吴道闻就曾透露过,东莞公交体制改革将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监督”三方面入手,相关部门已提交了两套改革方案,供市委、市政府审批。
  
  黎达潮首次透露“国有控股”,令人嗅出了东莞公交改革的方向。“看来‘收归国有’已成大势,关键就看怎么收、按什么步骤来收的问题了。”业内人士指出。
  
  观点
  
  市民质疑:让民营参与是否走老路
  
  “东莞公交行业依靠市场投入,才实现了快速发展。”黎达潮认为,民营企业在东莞公交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功不可没”,但目前已经无法满足市民对出行的需求。“毕竟民营企业是以利润为目标的,要他们承担公益任务是不现实的。”
  
  对于东莞公交改革的方向,黎达潮是这样说的:“经过论证,我们提出了公交体制改革的思路:国有控股、民营参与、群众监督。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
  
  黎达潮口中的“民营参与”和“购买服务”,让不少市民再度产生了疑问和担忧。市民陈小姐提出:“既然改革要收归国有,为什么又让民营参与,这不是又要走回老路子吗?”
  
  实际上,政府购买公交服务,已经在不少城市实现,包括珠三角的另一兄弟城市佛山。2008年9月,禅城区率先在全国推行T C(公交共同体)体制改革。经过两年多实践,禅城区公交分担率从5%升到19.5%;公交服务投诉下降了60%。佛山经验被视为公交改革的成功例子。
  
  背景
  
  “公”“私”轮回近三十年
  
  公:1986年,东莞交通局出资买来4辆中巴车,开通了两条线,东莞主城区内的公交系统开始营运。曾在上世纪80年代筹建东莞市公共汽车公司的徐炯回忆说,当时,交通局把这4辆中巴挂靠在东发运输公司之下,由这家公司来经营,每辆车由市财政给予一年6万元的补贴。
  
  私:尽管有补贴,当时公交仍亏损严重,私人承包公交应运而生。为了避免亏损,司机们把城区公交变成了区间班车,走起了市内长途,公交形同虚设。
  
  公:1989年11月,时任东莞市长的郑锦滔组织召开了一个市长联席会议,共同讨论建立一个专业化的公司来运营公交,公司命名为“东莞市公共汽车公司”。
  
  私:1992年,东莞公交又开始向个体经营户开放,涌现出老公做司机、老婆做乘务员这样的夫妻档。利益驱使下,公交路上飙车抢客。
  
  公:交通部门不得不在1998年收回个体经营的线路权。2003年,市区6个枢纽客运站和城市巴士38条公交线路启用开通。
  
  私:公交国有经营维持不了多久,2007年公交市场向外地企业开放,东莞公交市场化的大门越打越开。如今,东莞除了核心城区由城巴公司经营,镇内“一镇一公汽”发展外,跨镇线路由28家私营运输企业经营。
  
  年底试用手机查询发班情况
  
  不少市民反映,公交线路的设置不科学,等车时间较长等。对此,市交通局回应说,正在开发的公交运营调度系统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未来,东莞市民有望通过手机A PP就能查询到动态的公交发班情况。
  
  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陈瑛瑜说:“这套系统可以从现在的人手调度,过渡到电脑调度,最后到智能调度,用这套系统可以建立快速的反应机制,预计今年年底这套系统基本开发完成,给企业试用。”他指出,目前东莞公交候车时间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公交企业的生产调度效率低;二是车辆运营时间长、保养频率高。东莞公交企业主要采取人工调度,并不能实时掌握公交车在运营中的通行情况。
  
  周边城市
  
  中山
  
  收归国有缓解恶性竞争
  
  中山市公交公司于2010年底完成了民营公交的收购。中山全市的公交车在几个月内外观实现统一,镇区公交装上刷卡机等。最关键的是,在民营公交收归国有之后,原来“热线重复开、冷线无人开”的恶性竞争局面得到了缓解,市公交公司在调整运营线路,增加班次密度,延长服务时间等方面,可以不再担心触犯民营公交的利益,比如061线路在完成收购之后,共投入10辆中型公交车营运,发车间隔缩短为10-12分钟,服务时间延长为6:30-21:30.
  
  佛山
  
  政府购买服务要求更高
  
  2008年9月,禅城区率先在全国推行T C (公交共同体)体制改革,这是一种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运用但在国内尚未试过的公交管理模式。政府出手购买公交服务,把公交票务和运营分离,并成立禅城区交通共同体管理有限公司(TC公司)作为管理层,政府委托T C公司收回公交票款,并根据公交服务质量向运营商支付营运费用。公交公司提供相应服务,不必考虑线路盈利情况。
  
  公交线路所有权、管理权、发展权收归政府,政府对公交发展有了话事权,可以对企业服务提出更高要求。这种全新的运营方式实行了两年多,效果明显。